发布日期:2020-10-09 | 信息来源:本网 | 分享按钮 |
通过观看《囹圄之路》,看到有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权利,成了金钱的俘虏。纵览他们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轨迹,清楚看到他们利用自己地位和权利中饱私囊。他们无视国法,目无组织纪律。面对贿赂,从刚开始的犹豫推脱,到后来的习惯成自然,享受着奉承,一步一步走向罪恶的深渊,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使本人深刻感受到: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是腐败的根源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许多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腐败的道路,是因为理想信念的缺失,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迷信鬼神。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偏差,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最终走上腐败的邪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新的高度,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但仍有部分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严重背离了中央八项规定、脱离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反“四风”的要求,不重视、不理解中央作风建设的精神,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将自身游离于法纪之外,堕入腐败犯罪的深渊,伤害了民心,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二、心存侥幸心理,是腐败打开的缺口 古人云:贪欲之心不除,如飞蛾扑火,焚身方休。这些看似平淡的语言背后,蕴涵着深奥而极其丰富的人生哲学,它一再向我们形象的揭示“贪念”带给我们的后果。每个人都有私心,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案例中,司春生从最初的害怕、犹豫、彷徨,到后来的心安理得,是侥幸心理占据了上风,自我安慰战胜了理智。安慰自己送礼的人不出事,便无人得知,被侥幸心理打开了思想缺口,最终一步一步地堕入腐败的泥塘。 三、为人民服务宗旨淡化,是腐败产生的原因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多数党员干部能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能把集体利益放到优先位置,能为他人和集体牺牲个人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比较强。但仍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把党的宗旨抛在脑后,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不存在功利思想和为人民服务,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只追求个人利益而丢掉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淡化为人民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 四、时刻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自身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场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毫不动摇地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三是加强自律意识,不断筑牢自我抵御诱惑、腐败的思想防线,从而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人生航标,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五、时刻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和使命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是力量之源,是前进之灯。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时刻铭记入党时的誓言,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最基本的政治素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在扫清前进道路上的腐败分子,再大的老虎,都没有护身符,在小的苍蝇,都无处藏身。反腐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央有决心,全党有信心;中央有力度,全党有进度。作风建设绝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我将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心头,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严于律己,用好手中权力,尽职尽责,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继续前进。